首页 / 资讯 / 为什么第一批“加装电梯”的老小区业主,现在后悔了?原因很现实

为什么第一批“加装电梯”的老小区业主,现在后悔了?原因很现实

老小区加装电梯,开始都以为是“皆大欢喜”。

真落地才知道,这不只是装台机器,而是把一栋楼几十年的利益关系重新洗一遍。少点口号,多点算术,别急着站队,先把账算清楚。

一、价值倒挂:谁受益、谁让利,别靠感情用事

没电梯时,一楼房价最贵、顶楼最便宜,电梯一装,价格差不了多少。

高层确实方便、也更好出手,低层却可能面临采光被挡、噪声变大、而且装了电梯也用不上。

说“大家都会老”没错,但买房那天就把“爬楼”折价进去了,

今天想改规则,就得把损失量化、补偿写明。别用“大家理解一下”代替合同,补偿标准要由第三方评估,分层比例要写死,过户要随约,不是“群里口头承诺”。

网友@如沐春风:我们小区7楼出10万,1楼不出资还给了车位使用权,但人家1楼就是不同意,就想要现金补偿。

网友@吉祥天201:照顾父母是子女的责任,不是邻居的义务,这话贴在单元门上一年了。

二、不是一次性投入:电维保年检,长尾最磨人

电梯装上不难,难的是后面的“麻烦清单”。

钱没完没了,小区微信群天天都在算账:每月电费、季度维保费、年检、零件更换、突发维修,哪样都得花钱。

更别提那几句经典台词——

“等补贴下来了再说”

“我家老人不坐电梯,凭啥也要交?”

听得人火冒三丈。

很多楼用“刷卡乘梯”减摩擦——谁用谁付、月卡或按次,但细则要想到前头:多人跟梯算谁的?

外卖快递怎么计费?

停梯通知谁负责?

维保不能靠“热心邻居联络员”,要跟正规运维公司绑定,费用公开、出故障有人来、坏了别一停就是一周。

网友@草莓布丁2166:我们楼月卡制5年了,没闹过账,不交就没卡,简单直接。
网友@冰茉莉花茶:装时哥俩好,收费就翻脸,迟早闹僵。

三、工程与体验:结构安全、平层直达、噪声采光

很多老楼是砖混或预制板,设计时没考虑电梯荷载。

加梯要打基础、开洞、连廊连接,稍不注意就可能沉降不同步、墙面裂缝、雨天渗水。

审批只能说明“方案合规”,兜不了“后续质量”的底。

施工前要结构论证,施工中要监理,交付后要保内保外清单。

在体验感上,“半层入户”最鸡肋。

说是装了电梯吧,还是有十几节的台阶要爬,照样停不到家门口。

真正好用,是平层直达、连廊隔音、夜间照明、防滑排水,一样都不能省。

网友@会群:钱是一点没少掏,但是该爬还得爬,我就想问能不能把那半层的钱退给我?

网友@夏花秋叶:我们栋电梯就在窗户边上,电梯还是透明的观光玻璃梯,正做着饭,一抬头,电梯里有个人看着你一边笑一边缓缓上升,太惊悚了。

四、规则先行:补偿写死、刷卡细则、责任闭环

别把希望寄托在“人情”。更稳的做法是“三件套”:

其一,补偿公约合同化:评估报告+阶梯补偿+大修基金专款专用+买卖随约过户,谁换了业主,条款就跟着谁。

其二, 使用计费系统化:刷卡门禁、外卖快递权限、多人跟梯规则、停梯公示与应急预案,全写清楚。

其三, 工程安全专业化:第三方审图与监理、保修边界、雨污改线责任人,出问题找得到主体,别“互相踢皮球”。

网友@陈老三:刷卡乘梯、费用透明,大修基金专款专用,一笔一笔的花费清单贴出来,谁还愿意没事找事。

网友@打字慢:一刷卡一群人跟着挤,不写清“跟梯规则”,照样天天吵。

五、装还是不装:给出“可装/不装”清单,别硬来

楼龄较新或有预留井道,结构为框剪。

电梯位置不挡主窗与消防,业主构成稳定、愿意签“硬约”。

电梯平层直达,这是真正的方便惠民工程。

这种老旧小区装电梯一点毛病没有。

砖混老楼、墙皮都掉渣。

物业费收不上来,业主委员会就是个摆设,小区没人管。

低层装电梯挡采光,安装位置安排不合理。

这种老小区,不装也罢,换低楼层或直接置换电梯房,可能更省心。

网友@MAi:我们小区装了8年没大毛病,条件好+规则明才是关键。

网友@L.D:不装最省事,爬就爬,起码清静。

加装电梯,不是“好”或“坏”的二元题,而是“公平与规则”的多选题。

装得好,是方便与温度;装得烂,是邻里与工程双输。别拿情绪当锤子,别用口号盖细节。把钱算清、把责写死、把安全当第一,装;谈不拢、条件差、补偿低,停。

(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家居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outhzqw.com/34028.html

家居网作者

家居网-让您的家居更安心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