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家居 / 装修三大思维误区帮你更省钱

装修三大思维误区帮你更省钱

摘要:装修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,但也是容易陷入误区的。在装修过程中,有三大误区需要引起注意。首先是对预算的估计,很多人容易低估装修的费用,导致后期不得不追加费用,其次是在选择装修风格时,建议,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实用性进行选择。
在装修过程中,要警惕这三大误区,充分准备预算,理性选择风格,并关注施工细节,才能确保装修达到满意的效果。希望大家在装修时能够理性冷静,不被误区所困扰,打造出一个舒适、美观并且实用的家居空间。

装修=买房届的高考。

很多时候钱花了、罪受了,还是拿不到一个“好成绩”,是最糟心的。

装修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发现其实很多雷,是可以从源头去避免的。

今天为大家总结了三大思维误区,很少人知道,却能帮你更省钱、更高效地渡过装修这个难关。

误区1:

过度装修,啥都要

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,辛苦买来的房子当然想要装得完美——


装修前花很多时间泡在社交平台,把每个好看的家、好看的区域都收藏下来,在脑海里一遍遍思考怎么“抄作业”。


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,但这时候往往越是重视,就越容易“用力过猛”。

随便一搜就是3千万篇笔记,容易看得眼花缭乱 图源:社交平台

有位住范儿的客户聊起这么一个故事:

她家和部门里的同事同时开始装修,同事们成天请假买材料、送材料、盯工地。

而这位客户因为找了住范儿,就只是周末到工地看看。等到评绩效时,那两位同事都是C,她倒是拿了个A。

正是因为装修太累,自然是能偷懒就偷懒的好。

当然偷懒也是个技术活:只要能住得舒服,那些花哨的东西就别要了,给自己省事。

精力省了,钱也省了。

花两万块做一面电视墙,还不如五千升级沙发、五千升级床垫。剩下的一万添个洗碗机和烘干机,美滋滋。

现在做回光吊顶和浮夸电视柜的人越来越少,但是又有了另外一种风潮:

崇尚小众、海淘,看不上大众产品,一定要追求没见过的工艺。

普通家装工人做不了、不会做,就逼着工人做。瓷砖木地板直拼、无踢脚线、隐形门框、大开扇的玻璃窗……

这张照片在2015年可谓掀起了国内六角地砖直拼木地板风潮的开端 图源:Pinterest

在我看来,这是装饰至上主义的另一种形态

这些元素因为特别而与众不同,但也因特别而耗费精力。因为太过小众,光购买和定制就要花上不少的功夫。

更可怕的是,因为不是成熟工艺,一般都不能保证使用质量和寿命。

我那位朋友家的定制复古踢脚线,就直接翘起来了,最后找师傅干脆给它两钉子,硬生生掰回去。

同样是铺瓷砖,一款漂亮的仿卡拉拉大理石瓷砖或脱俗的纯色釉面瓷砖,就能和老气的米黄色瓷砖有相当大的差距,不一定非要铺工费昂贵的六角瓷砖。

即使是室内门,也可以挑一款有漂亮装饰线条的门型,立马就能拥有轻复古的质感,不一定非要追求无框门或隐形门。

装修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定死的,装修装得越“满”,对买家具的限制越大。而且现在时代变化太快,谁都有个喜新厌旧的时候。

如果是家具不喜欢了,扔掉或卖掉好歹是个办法。装修上的东西,怎么也不能说砸就砸了吧。

10年前“现代简约风”的吊顶,拆除后还需要重新修补顶面 图源:住范儿自摄

最好的装修就是个方盒子,就像个空白的画布。

硬装保持简约,既能把钱花在刀刃上,给家具更大的发挥空间,也为日后变更留下余量。

大部分的装修公司,都不会提醒你不要“过度装修”,因为项目越多,他们赚得当然也越多。至于最后住得舒不舒服,是不是住几天就看腻了,他们是不在乎的。

住范儿这么多年来,致力于把装修这件事做得“透明”,打破信息差的壁垒。

误区2:

执着于追求某种“风格”

我们一直坚持认为,现代普通家庭确实没有必要很刻板地追求某种“风格”。


无论是什么法式、新中式、美式还是所谓的“北欧”,真的要打造全套,一来费钱,二来必须请好的设计师。

要不别说自己弄了,业务不精的设计师都会画虎类犬,不伦不类。

国内某北欧风样板间 vs 真正的北欧风装修

图源:网络

「xx风格」本身就是一个命题作文,如果你想拿高分,就必须要切题,但凡跑一点都是不及格。


要讲究空间质感、色彩搭配、家具材质等多方面因素,每一项都要做到优秀,整体才会好看。


所以普通人根本就不用考虑风格,只要整个空间看上去和谐,硬软装不割裂且具有整体感,那便是一份合格的答卷。

图源:住范儿真实人家

最好的办法,其实就是加一点喜欢的元素进来,只要整体协调就行。

比如你喜欢中式,那就放两把圈椅。喜欢欧式呢,就买两把古董椅子摆着。

即使不追求风格,把家里的家具一换,立马就跟住了新家一样。

比如,住范儿之前就把北京的样板间全部换了一套家具:

样板间定期会更新,大家也可以直接来住范儿北京上海的门店看看

图源:住范儿自摄

与其执着于追求特定风格,不如把“买家具”这个步骤提前,先买家具再装修——

从大件开始,比如沙发。沙发因为占地面积大,视觉占比大,往往可以直接给客厅定调,再根据沙发的外形风格、颜色材质来依次挑选其他家具和装修。

一步步积累下来,独属于你家的风格自然会形成,比起硬拗的刻意,会来得更顺眼舒服。

这样做还有个好处,可以在装修前就对家具定位,家具本身的尺寸,家具摆放的位置等心里都会有个数,做水电、灯、插座定位的时候都可以避免出现挡住、使用起来不顺手的情况,这些都是住范儿在为上万客户服务后总结出的宝贵实战经验。

不知道怎么挑选和搭配家具,或者想提升装修审美的朋友,可以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👇,住范儿最近有免费的家装必修课赠送活动,课程会手把手教你如何挑选不流俗的家具,以及如何用“3X3搭配法”等搭出耐看和谐的家。

误区3:

别人的美家≠适合你

每每看到网上家居博主们的美家,大家总会开玩笑:“快搬出去让我住!”


但实际上,就算屋主真的慷慨转让,你住起来也会感到哪儿哪儿都不顺心。

并非因为房子装修本身有什么问题,而是——不适合你。

不是好看,才叫好设计。再美的风格都会过时,再好的装修入住后都会翻车,真正不翻车、好住的家,一定是屋主深挖了自己家每个人的需求。

住范儿的一位非常了解自己需求的屋主家

装修前就规划好了模型制作台和猫猫“单间”

图源:住范儿真实人家

对装修有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,无论是装修公司还是独立设计师,合格一点的,最开始都会对客户的基本居住需求进行一个摸底:


“几个人住,有没有老人,有没有小孩,下厨的频率......”等等,以此来判断户型要怎么改,才能更满足每个客户不同的情况。

然而说实话,这些都是大方向,藏在这些表象下的细节,才是重点。

拿夫妻两人居住来举例:

做饭方面,要提前考虑到平时谁主厨,做什么菜系,会经常用小家电吗,高低台以谁的身高做参考,平时喜欢在餐厅吃饭还是端在茶几上吃;

工作在家加班或学习的情况多吗,需要单独做书房吗,不单独做书房的话,是习惯在客厅办公还是卧室办公;

平时早上洗漱起来有哪些步骤,习惯早上洗澡还是晚上洗澡,洗完澡是把衣服放进脏衣篓还是直接洗掉等等。
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、行走动线,如果都能一条条挖出来,并体现在装修的区域格局规划、家具家电摆放、设计细节上,那装出来的家一定会住得更舒服。

之前有位客户就做了几十页需求ppt,拿着ppt直接和装修公司谈,排除掉了一堆只会生产“流水线设计”的公司,最后和住范儿一拍即合,装出了自己的梦中情屋。(点蓝字找到我们👉住范儿

屋主详细地列出了生活习惯和平时的动线

装修前和设计师进行了充分沟通

图源:屋主需求ppt的其中一页截图

除了屋主自己挖自己的需求,靠谱的装修公司会在前期沟通里下大功夫,引导屋主发现更多没有注意到,却会切实影响到居住体验的需求。


住范儿就有一套非常详细的需求表,涵盖家里所有成员的生活习惯、个性爱好、日常动线等等内容,为的就是和屋主一起规划好家的每个细节。

上面提到的这三个误区,都是没有装修经验的朋友很容易出现的问题,有时就连二次装修的老手也不能避免。

我们不怕大家需求多,就怕大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。

同样,我们也会根据切实的情况,以丰富的实战经验帮助大家排除错误选项:不要过度装修、不要在执着某种风格的道路上浪费太多力气,争取大家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家居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outhzqw.com/12952.html

家居网作者

家居网-让您的家居更安心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