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每个人都渴望一个宁静舒适的家,一个可以放松心灵的避风港。然而,面对日常的繁忙和杂乱,我们如何打造一个容乱率高的家,才能让它保持长久的整洁呢? 在当今的社会中,越来越多的家庭空间逐渐缩小,而我们所拥有的物品却越来越多。当我们无法舍弃那些不用的物品时,家里的杂乱无序就会让我们感到焦虑和疲惫。因此,如何打造一个容乱率高的家才能久住不乱,是许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中国人的家,很难做到“空无一物”。
但为什么博主的家,东西多却不乱,满满烟火气;而你家三天不收拾,就乱得没眼看?
图片来源:ins@metahaiku、小红书@我是糖包啊~
二者的本质区别,在于家的"容乱率"。
这些有生活痕迹,却依然能保持美丽的家,不一定是靠勤快收拾,关键是从装修阶段就打好了底子,东西多也不显乱。
如何打造一个“容乱率”高的家,才是每个不爱收拾星人的必修课。
容乱率高的家,
才能久住不乱
什么是“容乱率”呢?
我们都知道“容错率”,是指允许出错的概率,那么“容乱率”,其实就是你家能容纳凌乱的程度。
容乱率高,就算是没收拾的状态,也不觉得有多乱;容乱率低,就一点乱都无法包容,东西必须100%归位,所以需要更频繁地整理。
以大家常见的风格来举例,极简风、现代风,就是容乱率低的代表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巴啦啦啦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李阔太
看看这些洁白无瑕的家,爱干净的人肯定爽翻。
但我也能想象到,如果一盒纸巾、一条裤子出现在这里,会有多么突兀。
更别提孩子花里胡哨的玩具、没吃完的零食袋子、阳台上晾着的衣服……住在这样的家,唯有时时收拾,才能维持美丽。
没及时收拾的后果be like👆🏻图片来自小红书网友@瑶姐的小生活
反过来说,像日式、工业风、中古风这样的风格,容乱率更高,即使摆了很多物件,也并不违和。
大家常说的,有烟火气、有生活感的家,大多属于这一类。
容乱率低的家,当然很漂亮,只是需要时时维护,更适合勤快的人。
如果你不想收拾、东西又多,或是家里有娃,根本收不过来,不如学学怎么提高家的“容乱率”,从源头解决问题。
丰富家的画布,
藏木于林
刚装修好的家,就像一张画布。
入住后,我们不断添置生活用品,画上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。
那么,来做一个实验吧:在一张白纸,和一幅层次丰富的画上,分别点上同样的彩色圆点,哪边看起来更显眼呢?
答案显而易见。
丰富家的视觉层次,如同打造一片森林,放再多花草树叶,也能隐匿其中。
那些所谓的"杂物",即使摆在外面,也能与环境融为一体。
有娃家庭,真的很需要容乱率高的家
那么,如何增加家居的层次?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:
1、远近高低各不同
房子是一个立体的空间,如果物品全都一样大、一般高,就显得有些单调。
那些容乱率高的博主家,常常有很多高矮错落的陈设。从每个角度看过来,都有很丰富的层次。
总结起来,就是要有高有矮、有大有小、有远有近。
你大可以发挥创造力,利用不同的物品,来实现这种效果。
比如灯光,有吊灯、落地灯、台灯、壁灯,大小各异;绿植也是增加层次感的好帮手,有些放在高处,有些摆在地面,不同形态的叶片也会带来视觉上的差异。
大胆尝试不同搭配,这些形态各异的物品,会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,让你的家更好看。
2、增加色彩
大家都知道,同色系搭配,是最不出错的选择。
我们的生活用品,也大多五颜六色,很难100%统一。
所以,让家的基础色彩更多一些,是不是就能容纳更多颜色的物品了呢?
在选择装饰画、小摆件等单品时,可以适当与家里的大色块颜色呼应,一点小心思,就能创造点睛之笔。
不过,对普通人来说,用好跳跃的色彩,很有难度。
可以保守一些,选择低饱和度的,比如莫兰迪色系,搭配起来也很出效果。
3、增加材质
即使是颜色相同的情况下,不同材质,带给人的感受也非常不一样。
原木的自然、亚麻的质朴、羊毛的柔软、金属的冷静……材质的变化,总会给人很多惊喜,比起那些带大图案的款式,反而更耐看、更好搭。
比如在同一间客厅里,一定要买成套的沙发吗?
像这样,一把藤编、一把布艺,配上木柜子、毛地毯、不锈钢边几,层次感一下就出来了。
拿捏了家居的层次,就创造了容纳杂乱的基本环境。
要进一步提高容乱率,还要巧妙利用人的错觉。
转移视线,
“眼不见”为净
我们相信"眼见为实",但事实上,眼睛常常会欺骗我们。
走进一个屋子,无法一眼看全所有东西,人的视觉,需要一个锚点。
比如我们平视时,视线大概会落在窗户、墙面的高度,这时如果有一个足够抢眼的东西出现,你大概率会忽视其他的零碎。
比如下面这张图,看到它的第一眼,只觉得窗景真不错、灯也很漂亮、正对这把椅子也很松弛……是很舒服的房间。
但再仔细瞧瞧,右边的沙发上也有堆成一坨的毯子,却被眼睛忽视了。
这就是转移视线的作用。
我们的杂乱,通常都出现在平面,所以在立面上动点心思,就能让人的视线上移,达到"眼不见心不烦"的境界。
如果没有美丽的窗景,也可以用抢眼的大幅装饰画、视线高度的灯……
关键就是要确保,你的视线是落在高处的。
毕竟我们懒人,无需对家的整洁度过于苛刻。
虽然没收拾,但至少看起来还算过得去,那就放过自己吧。
化整为零,
做到乱中有序
还有一个提高容乱率的偷懒小技巧,我称之为"托盘法"。
在所有容易乱的地方,准备一个托盘/收纳筐,把零零碎碎归拢到一起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Cyan大仙儿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草莓气泡水🍓
这也是欺骗眼睛的一种方式——托盘的存在,让它看起来是个整体。
你根本无需费心整理,都扔进去就行了,它们自会给你一种凌乱的美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旺仔超会买
比如在常堆满衣服的地方,专门准备一个次净衣区,未必要全都整理整齐,丢进一个大筐有何不可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JFdesign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雯雯的生活日记
托盘也未必要专门买,可以利用你能想到的,一切能装东西的物品——崩瓷的碗、好看的包装盒、闲置的袋子、旧杯子、空酒瓶……收纳,真的可以很松弛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Abby
托盘的精神,就是给"乱"的东西,预留一个专属空间。
因为想收获一个整洁的家,并不是把所有东西关进柜子里。实际生活时,也不可能每件东西都老实收好。
图片来源:小红书网友@圆仔的日子在发光
我们在装修时,常提到一个"二八原则":把 80% 的东西藏起来,剩下 20% 一定要展示出来。
这相当于给生活留了20%的缓冲区,因为100%的整洁,只有少数人能做到,维护的成本也太高,心累只有负责收拾的人才知道。
所以,如果你总有很多东西摆在外面,别太苛责自己,一个托盘就能搞定。
稍微偷偷懒,一样可以乱中有序。
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,总是预设颜值与杂乱无法并存,可事实真是如此吗?
其实,一定程度的生活痕迹可能反而是家长出来的过程。
房子的布置,始终是为了服务生活,让居住者感到自在。
比起怎么收拾、消灭所有杂乱,如何打造一个适当包容杂乱、有烟火气的家,才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而这,也正是容乱率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