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干净的家,需要每日勤打理。可让人比较苦恼的人是,哪怕从早忙到晚,家里还是不够干净利索。
直到学别人断舍离,一口气扔掉了1000多件物品,我才发现家里乱都是自找的。与其费力打理,还不如把杂物清空。
本期就来盘点一下家里最该扔的物品,都是中国家庭的通病,别再留着给家里添乱了。
一、过期的票据
购物小票、说明书、保修卡等一些纸质资料,相信很多家庭都能翻出来不少。扔吧,总觉得以后还会用到;留着吧,整个抽屉都乱糟糟的。
其实,你只要仔细翻看一下,就会发现很多票据早已失效、过期了。而说明书和保修卡,也都随着产品的淘汰变成了“废品”。
此外,随着电子票据的普及。即便有些产品还在保,也可以通过线上查找替代,一点都不用慌。
建议:过期的票据该清理就清理掉吧,多为抽屉腾一些空间,生活自然就会利落许多。
二、孩子的书籍
从孩子的启蒙读物,到一些课外读物、再到早已“毕业”的教材,大多数家长都舍不得清理,总觉得这些书籍,既是孩子的成长轨迹,也是一份珍贵的回忆。
可现实却是,家里的书越来越多,书架越来越乱,甚至有些书籍还因保存不当发霉受潮了。
此外,喜欢囤书不喜欢读书的人也有不少。买的时候热血沸腾,结果书到家后没翻两页就扔在角落吃灰了。
建议:与其让旧书占空间蒙尘,还不如留几本有价值有意义的书,其余的果断清理或卖掉,为空间减负吧。
三、孩子的玩具
说完孩子的书,再来说说孩子的玩具,作为家里“来得快,扔得慢”的物品之一,只有有娃家庭才知道有多痛苦。
是不想扔吗?当然不是,而是孩子根本就不给扔,哪怕是早已不玩的玩具,也会当个“宝贝”留着。
久而久之,这些玩具就成为了生活中的负担,既占据了大量的空间,又成了灰尘和细菌的“收集器”。
建议:可以偷偷地将多余的玩具扔掉,并且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动手收纳玩具的好习惯。
四、各类包装盒
随着商品包装越来越精致,大多数人买回商品后,都习惯性将包装盒留着,尤其是礼品盒,总认为有其它“妙用”。
可实际上,且不说包装盒能不能再利用,由于盒子大大小小,放在家里特别占空间倒是真的。
礼品袋也是如此,虽然它不像包装盒那么占空间,但往往都会被我们留着“以防万一”,结果沦为家里的“闲置”。
建议:超过7天退换期,就可以把包装盒清理了,即便它们看起来很精致,但终究会成为家里凌乱的根源。
五、不穿的衣服
说到断舍离,又怎么能少得了衣服呢。作为家里最容易闲置的物品之一,相信很多家庭都能翻出来不少。
扔吧,舍不得,总想着以后还可以再穿,且有些衣服还都是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;不扔吧,又增加了衣柜的收纳压力。
其实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有些衣服只要一次没穿,以后就基本上不会再穿了,留着只会成为衣柜的“累赘”。
建议:定期给衣柜来一次断舍离,将不穿的衣服清理掉或者卖掉,多给衣柜腾出一些空间吧。
六、各种厨房物品
厨房,算是家里杂物最多的一块空间了。小到锅碗瓢盆,大到闲置的小家电,总会让厨房变得杂乱无章。
就拿锅具来说,奶锅、泼油锅、平底锅、雪平锅等,看起来每一个都有大用,实际大多都处于闲置状态,更关键的是给收纳造成了大麻烦,毕竟大多数家庭厨房的收纳空间都十分有限。
至于小家电,更是“留之无用、弃之可惜”的代表,甚至有些家庭买回来“仅用一次”就闲置了。
建议:结合自己的烹饪需求购买相应的物品,长期不用的物品赶紧清理,别再给厨房添乱了。
七、各种“生活好物”
最后就是妈妈口中的一些“生活好物”了,比如玻璃瓶、塑料袋、塑料桶、塑料盆、花盆、草莓篮等。
你说它有用吧,大多数人只知道攒,却不知道利用;你说它没用吧,每一个在生活中,还都可以做到“物尽其用”。
其实,不管是什么“生活好物”,一旦过度积攒,终究都会成为生活中的负担。而它们的价值,也从来不在于数量。
简单来说,如果你能将它们利用起来,确实有保留的必要;反之,就会沦为家里的杂物。
建议:如果家里收纳空间有限,而你又是一个追求简单生活的人,那就全部清理掉吧。
其实,断舍离的核心从不在于扔,而在于对自己生活的重新审视。只有找到内心真正的需求,生活才会更加轻松舒适,家自然也就更加干净清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