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觉得,家里稍微乱点不要紧,但真要“乱成一锅粥”,那可就难受了!
但偏偏,如今还真是有不少人有“囤积癖”,他们的家,恨不得每一处空间都塞满东西,普通人一回家看到堵得满满的,无处下脚的家会觉得憋屈,但对于囤积癖们来说,反而是种安全感的表现。
为什么会有“囤积癖”,其实原因很多:
1)比如消费成瘾,无度购物后东西没地方放,自然就随手塞在家里。
2)又比如独居者,觉得家里太过空荡,塞满满的会有安全感。
3)还有很多老一辈的人,过过穷日子,总觉的多囤点东西才踏实。
但无论如何,凡事都讲究一个度,囤积癖过度的家,真的很可怕。
一、囤积癖的家能有多乱?
囤积癖的家能有多乱呢?我就拿广州这户人家的屋子举例。
这套老房子是对中年夫妻在住,一百多平米的房子,算算也得四五百万了,但屋内的收纳整理则让人大跌眼镜。
从玄关入户到室内空间,几乎已经被各种各样的杂物填满,只留出一条通往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的过道,两侧堆积的物品,从快递箱到废旧小电器,再到各种只用过一两次的东西,统统都堆在一起。
这些杂物基本都堆在餐厅和客厅的位置,原先家里还算宽敞,但明明很多可以扔的杂物以及包装盒,却还是留在了家中,久而久之,越堆越多,也就成了现在这副模样,让整个家都显得乱糟糟、紧巴巴地。
看到这里,我才终于发现了囤积癖的可怕之处,家里被杂物填满后,装修时的空间规划化为乌有不说,日常生活也多有不便,晚上去个厕所,都不知道会不会撞倒一堆杂物……
而且这种囤积的习惯,会随着不整理屋子而变得愈发严重,家里只会越变越乱。
二、如何才能有效“收纳整理”
1、下定决心不颓废
实际上,这种囤积癖最遭罪的还是自己,杂乱的家,会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颓废感,家乱心更乱,长时间生活在这种乱糟糟的家里,真的会越过越累,越过越颓废。
当下要务,还是先整理好心态,能救囤积癖的,只有陷入囤积癖,并想要改变的自己。
2、先分类,后收纳
说回方法,有的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怎么收拾还是凌乱,或者收拾好了没几天就又把家弄乱了,其实就是整理方法出现了问题。
整理收纳时,要秉承先分类、再收纳的原则,只有将各种物品亲自分类后,才知道哪些该扔,哪些该留,该放在哪里更合适,减少无效收纳。
3、断舍离习惯不能少
平日里生活时,断舍离的习惯也不能少。
养成囤积癖的习惯,和“舍不得扔”也息息相关,若让每一件杂物都占据你的生活空间,再大的房子最终也会变乱不是?
定期断舍离,该扔就扔,东西少了,整理起来自然也就轻松了。
4、实用性优先于好看
当然,我也不建议大家过度收纳,大盒套小盒,大柜套小箱,用起来不方便的还是自己,时间长了这种不方便的感觉,也会打消你收纳整理的积极性。
常用的东西放明面上,方便使用永远比为了好看而整理重要,还是那句话,稍微乱一点点也没事儿。
三、如何长久维持家里的整洁干净
1、物品收纳符合使用习惯
再说说,该如何做才能把整洁的家维持下去。
这第一条,就是收纳要符合自家人的使用习惯,就比如我喜欢回家在玄关就拆快递,快递刀自然就直接放玄关,而不是舍近求远放到柜子里或其他地方的抽屉里。
收纳整理,千万不能“公式化”,要以自己和家人使用习惯为主。
2、用完东西物归原位
物品用完后,也尽量确保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,随手乱扔真的是特别不好的习惯,只有积极遵守物归原位的习惯,才能保证让家久住不乱。
同时,也要尽量确保一整套动作的结束,就比如脱下的脏衣服,别随手扔沙发上,否则很容易养成乱扔的习惯,要么进衣柜,要么放脏衣篓,别给自己“等会儿再说”的过渡空间。
3、控制住自己不乱买
从源头解决家里杂乱的办法,就少买,别乱买。
现在网购很方便,家附近也基本都有便利店,按理说应该不用囤积物品,但很多人反而因为这种方便购物,导致出现无度乱买的情况,买回家又不收拾,自然会让家变乱。
4、坚持“一进一出”原则
一进一出,指的是同类型的物品,买一件,就减少家里一件。
除了卫生纸这类大量频繁使用的耗材外,像是洗发水、沐浴露这些消耗品,和水杯、餐厨具、家具小家电这些长期使用的物品,同类型的有一件就够,用完、用坏后再添置就行。
5、确保家人一同参与
当然啦,上面说的这些,也要尽可能去保证家人同时参与才行,要知道,全家人只有自己忙前忙后,其他人不仅不帮忙,还乱丢乱放给家里添麻烦,真的会让人非常心累,最起码要提醒家人,不帮忙收拾可以,但别反复弄乱别人的劳动成果。
总之,当看过囤积癖的家以后,我才明白,这整洁二字的重要性,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这种问题,又是不是对我刚提到的这些整理收纳方法深有同感呢?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来聊聊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