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资讯 / 王石再一次预言未来房价走势,如果不出意外,这回大概率又是对的

王石再一次预言未来房价走势,如果不出意外,这回大概率又是对的

以后房地产市场会怎么走,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,不管是不是行内人,估计都在关注这个问题。

不少专家和大佬都曾经发表过自己的预测,但要说谁看得最准,可能还是那些真正在行业里深耕多年的人。

最近,万科创始人王石又谈了他对楼市的判断。

1)要知道,早在2016年他就提出“房住不炒”,当时很多人不以为然。

2)2018年他又喊出“活下去”,也被不少人当作危言耸听。

可现在回头看,这些提醒都一一应验。

所以这回他发声,行业内格外关注,如果不出意外,这回大概率又是对的。

王石预言了这几个观点:

1、房地产的调整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,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恢复。

目前房价相比高点已经跌了不少,有些地方甚至接近腰斩。

但是如果大家的收入没起来、就业不稳定,对未来的预期还是不乐观,那楼市回暖就还早。

他建议普通人别急着抄底,再观望观望更稳妥。

2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。

用他的话说,这叫“良币驱逐劣币”。

以前风光无限的房企“老大哥”,现在很多都已退出舞台。

他判断,明后两年房企两极分化会更严重——负债高、产品差、没核心竞争力的公司,很可能破产或被兼并;

而财务稳健、注重品质的企业,反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房地产不再是谁都能赚钱的行业了。

3、他认为房价不会“硬着陆”,而是“软着陆”。

硬着陆就是啪一下跌到底,那反而没人敢买,开发商更难受。

软着陆是慢慢跌,让老百姓逐步接手,这样市场才能平稳过渡。

网友们看了王石的观点,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

@房产小白Tom:王石这次说得挺实在,自住可以买,投资真要谨慎了。

@Echo陈: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确实抗跌,我去年卖了老家的两套,换了套上海的。

@冷静观市的老张:软着陆这个说法我同意,暴跌对谁都没好处。

@Lily在北京:改善型住房是下一个热点吧?我现在就看低密度小洋房。

@江城小买手:武汉、成都这种新一线还是很有潜力的,人口还在进。

@不爱炒房的Alan:房子终究是住人的,金融属性退潮,才是健康市场的开始。

@ Rebecca租房中:等等党继续胜利,我不信这么快就见底。

@观楼市的老张:三四线真的不能碰了,我老家挂了一年都没人问。

@小城大叔:人口下降+老龄化,未来谁来接盘小县城的房子?

@麦哥在广州:房企洗牌是好事,留下认真做产品的,行业才能良性发展。

王石的判断并不是没有依据。从目前的楼市数据来看,确实能看出一些趋势。

比如,爆发式的购房需求已经基本释放完了。

过去十来年,城镇化快速推进,1.4亿人进城安家。

到2023年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%,高速增长期差不多结束了,房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抢手。

再说房价,二十年前还挺亲民,如今一线城市动辄几万、十几万一平米,连小县城都要大几千。

哪怕现在跌了一波,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偏高。

更关键的是,买房的人群也在收缩。

2023年新生儿只有902万,比2016年几乎少了一半。

以后很多年轻人可以从长辈那里继承房产,自己买房的急迫性大大降低。

老龄化加剧,也让楼市需求结构发生变化。

面对这种局面,我们普通人该做些什么?王石也间接提到了两点:

1)要看清房价分化的趋势。

人口持续流向大城市,北上广深和武汉、成都这类新一线城市,房价相对更有支撑。

而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外流,房价可能还会继续跌。

如果手头还有这类非核心资产,可以考虑置换到更有潜力的地区。

2)改善型住房可能会迎来一波机会。

很多早年建的房子逐渐老化,尤其是高层住宅,电梯、消防、物业都是未来隐患。

因此,低密度、物业好、配套全的小区,会成为更多人换房的首选。

王石的看法,其实和香港的李先生之前说的很像:自住的话,该买就买,尤其是一线核心地段,但千万别乱加杠杆,得还得起月供。

如果手上有多套房、还想靠炒房发财的,最好重新掂量一下。

应该把差位置的、品质一般的房子处理掉,留住中心城区的好资产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家居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outhzqw.com/32706.html

家居网作者

家居网-让您的家居更安心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