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幕墙作为现代建筑外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,因其美观、采光性能优越及现代感强而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、商业综合体和公共建筑中。玻璃幕墙的安装施工工艺需遵循严格的规范和标准,以确保结构安全、功能完善和外观精美。
一、前期准备
1. 设计与技术交底
在玻璃幕墙施工前,需完成详细的设计工作,包括幕墙的结构设计、材料选择、节点详图及施工方案编制。设计需符合国家相关规范,如《建筑幕墙》(GB/T 21086-2007)和《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》(JGJ 102-2003)。设计完成后,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,明确以下内容:
• 幕墙类型(明框、隐框、半隐框或点支式等);
• 玻璃种类(如钢化玻璃、夹层玻璃或Low-E玻璃)及规格;
• 连接件及五金配件的技术要求;
• 防水、防火、抗风压及隔热性能的设计指标。
2. 材料准备
玻璃幕墙的材料需提前采购并进行质量检测。主要材料包括:
• 玻璃:需符合《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1部分:钢化玻璃》(GB 15763.2-2005)等标准,检查玻璃的平整度、尺寸偏差及强度。
• 铝合金型材:需满足《建筑幕墙用铝合金型材》(GB/T 5237.6-2008)的要求,表面处理(如阳极氧化或氟碳喷涂)应均匀、无缺陷。
• 密封材料:包括硅酮结构胶、耐候胶及密封条,需通过耐老化及粘结性测试。
• 连接件及配件:如不锈钢螺栓、预埋件等,需满足设计承载要求并具有防腐性能。
所有材料进场后需进行验收,并妥善存储,避免受潮、变形或污染。
3. 施工机具准备
玻璃幕墙施工需使用专业机具,包括:
• 测量仪器:全站仪、激光测距仪、水平仪;
• 吊装设备:塔吊、电动吸盘、吊篮;
• 加工工具:切割机、打胶机、电动扳手;
• 安全防护设备:安全带、防护网、脚手架等。
4. 施工条件确认
施工前需确保以下条件:
• 主体结构验收合格,预埋件位置准确;
• 施工现场具备“三通一平”(水通、电通、路通、场地平整);
• 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齐全,施工组织设计已审批。
二、施工工艺流程
1. 测量放线
测量放线是玻璃幕墙安装的基础,直接影响幕墙的精度和外观。施工单位需根据设计图纸,使用全站仪或激光测距仪进行精确测量,确定以下内容:
• 幕墙的基准线和控制点;
• 预埋件或后置锚栓的安装位置;
• 幕墙分格线,确保横平竖直。
测量完成后,需绘制放线图并报监理单位复核,确保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(通常水平和垂直偏差控制在±2mm以内)。
2. 预埋件及连接件安装
若主体结构未预留预埋件,需采用后置锚栓方式固定连接件。安装步骤如下:
• 根据放线位置,在主体结构上钻孔,安装化学锚栓或膨胀螺栓;
• 固定钢连接件,确保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牢固;
• 检查连接件的平整度和垂直度,偏差控制在±1mm以内;
• 对连接件进行防腐处理(如涂刷防锈漆)。
3. 骨架安装
骨架是玻璃幕墙的支撑结构,通常采用铝合金型材。安装步骤包括:
• 立柱安装:根据放线位置,将铝合金立柱固定在连接件上,使用不锈钢螺栓连接。立柱安装需确保垂直度,偏差控制在±1.5mm/m。
• 横梁安装:在立柱间安装横梁,采用专用连接件固定,确保水平度和连接强度。
• 节点检查:检查所有连接节点的紧固性和稳定性,确保无松动或变形。
4. 玻璃安装
玻璃安装是幕墙施工的核心环节,需严格控制操作流程:
• 玻璃搬运:使用电动吸盘或专用吊具搬运玻璃,避免玻璃受力不均导致破损。
• 玻璃定位:将玻璃放置于设计位置,调整与骨架的间隙(通常为8-12mm),确保均匀。
• 临时固定:使用临时夹具或吸盘固定玻璃,防止滑落。
• 结构胶施工(隐框或半隐框幕墙):在玻璃与骨架间涂抹硅酮结构胶,胶缝宽度和厚度需符合设计要求(一般厚度为6-8mm)。注胶前需清洁接触面,确保无油污或灰尘。
• 压板安装(明框幕墙):安装铝合金压板,固定玻璃并确保密封。
5. 密封与防水处理
密封与防水是确保幕墙耐久性的关键步骤:
• 打胶:在玻璃与骨架间、玻璃板块间填充耐候胶,胶缝需饱满、连续,无气泡或断裂。
• 防水检查:对幕墙进行淋水试验,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,确保防水性能符合《建筑幕墙气密性、水密性、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》(GB/T 15227-2007)。
• 排水系统:安装排水槽或导水管,确保雨水顺畅排出。
6. 收尾与清理
安装完成后,需进行以下收尾工作:
• 清除玻璃表面及骨架上的污渍,保持外观整洁;
• 检查所有连接件、胶缝及玻璃的完整性;
• 拆除临时防护设施,整理施工现场。
三、质量控制
1. 施工质量标准
玻璃幕墙的施工质量需符合以下标准:
• 玻璃平整度偏差≤2mm;
• 骨架垂直度偏差≤1.5mm/m,水平度偏差≤1mm/m;
• 胶缝宽度偏差±1mm,胶缝表面平整、无裂纹;
• 幕墙的气密性、水密性和抗风压性能需通过现场检测。
2. 质量检查要点
• 材料质量: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告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• 安装精度:使用测量仪器定期检查骨架和玻璃的安装精度。
• 胶缝质量:检查结构胶和耐候胶的粘结性及耐久性,必要时进行拉拔试验。
• 安全性能:确保连接件及玻璃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,抗风压性能达标。
3. 质量问题处理
若发现质量问题(如玻璃破损、胶缝开裂或渗漏),需及时整改:
• 更换不合格材料;
• 重新调整骨架或玻璃位置;
• 清理并重新打胶,确保密封性能。
四、安全管理
1. 安全防护措施
玻璃幕墙施工涉及高空作业,需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:
• 施工人员需佩戴安全带、安全帽,并使用合格的吊篮或脚手架;
• 设置防护网,防止玻璃或工具坠落;
•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,限制无关人员进入。
2. 安全培训
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,内容包括:
• 高空作业安全规范;
• 玻璃搬运及安装的操作规程;
• 应急救援预案。
3. 应急预案
制定应急预案,应对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、玻璃破损或火灾等事故。预案需包括:
• 事故报告流程;
• 应急救援设备(如急救箱、灭火器)的配置;
• 现场指挥及疏散方案。
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,玻璃幕墙的施工工艺也将持续创新,为现代建筑增添更多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