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的国庆、中秋节刚过不多久,各大商家原本以为遇到双节同庆时,各种商品应该是很好卖的。
例如像传统的月饼,还有过节走礼的茶叶、牛奶、酒等副食品。
但现实,让各大商家变得非常清醒,以前过节期间商超里挤得人都转不开身,选货、称重、结账的队能排到拐角。
现如今是冷冷清清的,摊主和售货员要么整理货,要么凑一块儿唠嗑,货架上没卖完的货堆得老高,压根没人瞅。
简单来说就是,现代人过节都不走亲戚了,商场卖不动的可不仅仅只有月饼,还会很传统的礼品和食品。
一、月饼,从“抢着要”到“看都不看”
以前在中秋节前期,不管是大商超,还是小卖部,甚至是批发市场的C位,肯定都是月饼。
并且,这些月饼商家也不愁着销售,大多数是刚进回去,就销售一空,往往是要补货好几次才行。
其原因也非常简单的,就是过节走亲访友时不能空着手,而月饼又是中秋佳节的专属节日礼品,所以说都会购买一些来送人。
但是,今年却不同了,在中秋节前期的国庆假期里,虽然超高里的C位还是月饼,但是消费者根本不购买,甚至是连看都懒得看。
因为月饼是属于中秋节的专属礼品,过了中秋后,就不吃香了。
所以说,商家为了清理库存,什么“买一送一”、“五折甩卖”、“满减叠满”等等一堆优惠。
总之,只要能将进回来的月饼给销售出去,不亏本就行。
但聪明的消费者根本不买账,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走亲戚,自然也是不会买月饼的。
如果想吃月饼的话,就在节后购买,这也是为什么网上流传一句话:“节前月饼150元一盒,节后1.5元一个”。
聪明的人,真想吃月饼,都会在节后,花几块钱买几个回来尝尝就行。
还有更聪明的,说月饼里的添加剂太多,根本不敢吃,索性也就不买了。
二、大闸蟹,从鲜活货变“烫手山芋”
中秋、国庆前后,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候,节前大闸蟹卖得那叫一个火!
正所谓:“稻熟江村蟹正肥,双螯如戟挺青泥”,也因此让大闸蟹曾经成为了双节里最畅销的食材之一。
商家早早开始宣传,推各种蟹卡、蟹券,搞优惠活动,不少人提前订,要么节日当菜吃,要么送礼。
然而,现在大闸蟹的产地交易市场,除了卖家和工作人员外,几乎看不到购买人员,也看不到批发人员。
以往正是非常热闹的市场,现如今非常冷清,为什么曾经横扫国庆、中秋双节的大闸蟹,今年却没有人吃了呢?
其原因也非常简单的,就是老百姓手里没钱,就算有点也不敢乱花,都存在银行里。
另外,也明白了大闸蟹的各种各样的套路,实在是让人烦,让人恨,专坑消费者。
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闸蟹,“天价大闸蟹”足以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。
现如今,随着人们消费越来越理性,降级消费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后,不会一味的追求潮流花费高价购买大闸蟹,而是倾向于购买更多物美价廉的食材。
作为经销商在今年卖大闸蟹,可以说也是很惨的,节前进了一堆现货,节后卖不动,每天不光要亏死蟹的钱,还得花钱搞冷链存着。
好多人说:“天天都在亏钱,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!”
三、茶叶,节前抢着订,节后堆仓库
往年,在中秋节前期,茶叶的礼盒也是属于热门商品,毕竟当年的新茶也是送礼的热门产品。
但随着“禁酒令”的推行,现在茶叶市场也是遇冷了。
传统的茶叶礼盒,销量直接“跳水”!之前抢着要的礼盒,现在要么堆仓库,要么塞在货架不起眼的地方,没几个人主动问。
要问原因其实也很简单,就是年轻人不走亲戚了,老年人又走不动亲戚了,就算是走得动亲戚的,也没钱买高价的茶叶礼盒。
另外,现在的都知道茶叶礼盒其实就是智商税,钱都花在包装盒上。
真想实送家人,直接买散装的茶叶才是最划算的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不得不将茶叶又重新放到冷库里保存起来,不得不搞起电商直播,通过线上的形式来增加销售。
但现在的茶叶品牌和种类太多了,加上年轻人又不什么喝茶,所以销售是很难达到茶商们的理想效果的。
四、商家愁坏了
近期,“月饼为什么卖不动了”话题也登上热搜,不少网友吐槽现在的月饼太甜、太贵、包装太多。而团购订单减少、礼盒利润缩水、消费者需求不高等是今年月饼企业们面临的新难题。
随着消费降级表现得越越明显,不管是买豪车的还是高端餐饮,全都不好做,很多人都在控制自己的支出。
节日礼盒动不动就是几百块,甚至是上千块,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根本消费不起了。
以前之所以愿意消费,其实都不是自己食用,都是为了送人,为了自己的前程,为了自己的孩子。
现在不用考虑这样,年轻人也不卷了,自然就销售不动了,这么多货卖不动,商家也愁,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。
所以说,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节后倒是“捡漏”的好时候!月饼、茶叶礼盒、大闸蟹等,价格都降了不少,花小钱就能买到想要的。
只能说节日礼品卖不出去,90%的原因都是归属于商家,都是他们自设计的套路造成,不能怪老百姓不买!
(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