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双眼皮吊顶”造型,应该很多人都不陌生吧。在过去几年,也算是家庭装修的标配设计了,既简洁又富有层次。
![]()
然而,随着审美的变化,再流行的设计也终究会被时代“抛弃”,甚至在年轻人看来,已经彻底过时了。
本期就来看看年轻人家里都做了哪些“吊顶造型”,没想到换个思路后,更加简洁高级。
一、不做吊顶造型
给空间吊顶的原因,无外乎是为了方便安装灯具、增强空间层次感、以及遮挡顶面阴角不平。
![]()
可若没有了这些顾虑,那么吊顶造型也自然就可以舍去。
所以,对于追求极简空间的年轻人来说,什么吊顶造型都不做,反而可能让空间回归本真,视觉表现更加干净利落。
![]()
而对于追求空间氛围感的人来说,即便不吊顶,也可以通过明装筒灯、线性灯的方式,构建光影层次。
![]()
可能有的人会说,不吊顶怎么安装中央空调呢?其实,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,只需要单独给空调内机包一块吊顶就行了。
![]()
二、超薄“双眼皮吊顶”
传统的“双眼皮吊顶”,为了方便安装射灯/筒灯,吊顶一圈大概会有30~35cm宽,看起来特别厚重。
![]()
然而,真正入住后,不管是筒灯还是射灯,大多数家庭在日常生活中,打开率都会非常低。
![]()
所以,在“筒灯无用”的情况下,吊顶一圈自然也就不需要做那么厚了,取而代之的则是两张超薄的“石膏板叠级”。
![]()
![]()
相较于传统的做法,这种更加极简的处理方式,不仅保留下了空间层次感,还会让空间显得更加轻盈、高级,且施工成本更低。
![]()
三、做“单眼皮吊顶”
既然有“双眼皮吊顶”,自然就有“单眼皮吊顶”,前者是用双层石膏板叠级,后者则是用单层石膏板简单走一圈。
![]()
至于下吊尺寸,一般都是20~30cm之间,具体取决于空间的层高、是否安装中央空调,以及是否有房梁。
![]()
这种更加简单的处理方式,可以最大化保留下空间的开阔性以及视觉层高。尤其在墙面做了调色处理的情况下,层次感更加鲜明。
![]()
此外,“单眼皮吊顶”还可以在侧面内嵌线性灯,不仅光线更加高级,还可以为空间增添一抹“科技感”。
![]()
四、做“线性灯吊顶”
线性灯一定要搭配吊顶造型安装吗?其实大可不必,哪怕不做吊顶造型,也不影响线性灯安装。
![]()
比如将线性灯明装到顶面墙角处,光线柔和扩散,不仅可以提升空间亮度,还能和吊顶造型一样,自然划分出空间层次感。
![]()
比如将线性灯藏在向下冼墙灯槽内,见光不见灯,实现局部墙面冼墙的效果,从而提升空间氛围感。
![]()
再比如将线性灯藏在向上冼墙灯槽内,光线层次表现更加鲜明,自然勾勒出天花轮廓。
![]()
所以,提升空间层次感,不一定就要吊顶,通过线性灯同样可以实现。
五、做“满吊顶设计”
最后一种设计方式,就是给空间做“满吊顶”处理了。也就是吊顶整体下吊10cm以上,然后做大平顶处理。
![]()
由于这种吊顶会压层高,所以一般适合以下几种家庭。
1)户型面积大,需要通过吊顶隐藏各种线路,比如做了嵌入式无主灯设计,从而让顶面看起来更加整洁统一。
![]()
2)空间内有多根房梁,需要通过满吊顶将梁拉平,或者让房梁少露出来了一点,减少视觉上的突兀性。
![]()
可能有的人会说,我家里层高有限,但又必须做满吊顶处理该怎么办呢?其实,我们可以在满吊顶的基础上,在房梁位置做一个弧形连接处理,从而产生一种自然连续的视觉感。
![]()
有一点需要注意,若客餐厅在去掉满吊顶的尺寸后,净层高达不到2.65m,就不要做了。否则,不管怎么处理都很压抑。
![]()
所以,在满吊顶之前一定要计算好家里的层高,不要盲目下决定。
其实,无论吊顶怎么处理,关键还是要结合空间结构、功能需求,以及个人的审美来考虑。只有这样,吊顶才会有意义,才能真正服务于空间与生活。否则,就是在给空间添乱。
(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