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在装修新家时,往往会忽视卫生间,或者说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,并认为只要能用就行。
可实际上,作为家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块空间,细节上的处理与设计,却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使用舒适性以及生活质量。
![]()
就拿家务清洁来说,看似用水随便冲冲就行了,实际难打理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其他空间,甚至更麻烦。
![]()
本期就分享一些卫生间的“去家务设计”思路,只有从源头减少家务负担,生活才会轻松舒适。
一、尽量做“三分离设计”
传统的卫生间一般都是“二分离结构”,也就是给淋浴区做一个隔断,避免水渍溅出来,这种也是最基础的干湿分离。
![]()
不过若从家务的角度来看,这种设计方式还远远不够。
最典型的表现,就是空间依旧会被水汽影响。比如潮湿、镜子起雾、地面易脏等。久而久之,水垢、霉斑、异味就会随之而来。
![]()
所以,最好的方法是尽量给卫生间做“三分离设计”,将马桶区、洗漱区、淋浴区彻底分隔。
![]()
一来让各个区域做到了互不干扰,提升了使用效率;二来日常清洁时,只需要打理相应的区域就行了,极大减少了家务量。
![]()
二、淋浴玻璃贴“防爆膜”
在卫生间面积足够的情况下,基本上家家都会给淋浴区安装上玻璃隔断,既可以保温又能防止水花飞溅。
![]()
然而,普通的钢化玻璃却有两个十分让人头疼的问题。
1)自爆:凡是玻璃就存在自爆风险,虽然概率很低,可一旦发生了,就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。
![]()
2)水垢:淋浴时产生的水渍和肥皂残留,极易在玻璃上形成一层水垢,并且还特别难擦,极大增加了家务量。
![]()
所以,在安装淋浴玻璃的情况下,一定要贴上“防爆膜”。
一来在玻璃自爆的情况下,可以防止玻璃碎片飞溅;二来可以防止水垢附着,让日常清洁更加轻松。
![]()
三、淋浴区做“下沉设计”
传统的淋浴区一般都会安装一根挡水条,主要是为了防止地面积水溢出,给卫生打理带来麻烦。
![]()
然而,挡水条虽然实用,却也带来了新的问题。
比如死角处特别容易发霉、发黑,并且在家里老人和孩子的情况下,日常进出时还可能会绊倒。
![]()
所以,最省心的做法,应该是给淋浴区做“下沉设计”。
也就是淋浴区地面整体下沉1~3cm,与外面地面形成一个高低差,以此解决积水外溢的问题。
![]()
![]()
至于下沉区侧面瓷砖处理,一般有两种做法。一种是用瓷砖做45°倒角拼接;另一种做45°斜坡下沉,具体根据需求和现场选择。
![]()
四、浴室柜做“一体盆”
浴室柜到底做“台上盆”还是“台下盆”,相信不少人都纠结过。前者更加大气,后者似乎更便于打理。
![]()
![]()
其实,不管是台上盆还是台下盆,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用。
1)台上盆:日常洗脸时特别容易溅水,并且底部一圈还会发霉发黑。
![]()
2)台下盆:存在脱落隐患,并且内部反口连接处,同样容易发霉发黑,还无法清洁。
![]()
![]()
所以,我更倾向给浴室柜做“一体盆设计”,美观、大气,真正可以做到卫生无死角,日常维护特别轻松。
![]()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一体盆的深度一定要大于16cm,不然日常洗漱时还是会溅水。
![]()
五、浴室柜做“墙排设计”
说完浴室柜的面盆,再来说说它的下水处理。默认情况下,都是地面直排,好处是下水速度快,不容易堵。
![]()
可若从家务的角度来看,地排下水管的存在,却也直接影响了地面清洁,并且不太美观。
![]()
所以,我们不妨给浴室柜的下水做“墙排设计”,并增加一个地漏检修口,既方便了地面排水,也方便了后期维修疏通。
![]()
不过最关键的,还是以后拖地不再那么难受了,并且还方便了底部悬空位置做一些收纳。
![]()
![]()
六、马桶旁边“装个喷枪”
卫生间看似没有多少东西,但卫生死角却一点也不少。比如马桶与墙体的缝隙处,就是一块“藏污纳垢区”,关键还不好清理。
![]()
所以,我们可以在马桶旁边安装一个“高压喷枪”。
![]()
日常打理卫生时,利用高压水流来冲洗,不仅特别解压、轻松,还方便了其他物品清洁。比如地垫、纱窗等。
![]()
七、镜柜做到“马桶上方”
当浴室柜台面上摆满各种生活物品时,家务又怎么可能会少,生活又怎么可能会轻松。
![]()
所以,在镜柜和马桶区连在一起的情况下,一定要给镜柜做“延伸设计”,最大化提升空间的收纳力。
![]()
而当各种物品都能有序收纳了,家务自然也就更少了,空间自然也就更加整洁利落了。
![]()
不仅如此,对于面积小的卫生间来说,这种设计方式还可以间接性放大空间感,使其更加明亮、开阔。
![]()
卫生间,虽然是家里最小的一块空间,但却承担着每日高频使用的重任。任何一个细节小处理,都决定着使用舒适性。
所以,合理的布局与设计,不仅可以让空间更加整洁干净,也能大幅减少家务负担,从而提升生活品质。
(图片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