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/ 资讯 / 断舍离后才发现:这些东西都是“消费陷阱”啊,别再乱花钱了!

断舍离后才发现:这些东西都是“消费陷阱”啊,别再乱花钱了!

都说一个干净的家,需要定期断舍离。只有将无用的物品清理掉,保留下真正需要的物品,生活才会更加轻松。

可在我看来,真正的断舍离应该从源头就开始“断”。与其不停地买,再不停地丢,还不如在消费之前就多一份思考。

本期就来聊聊那些被我拉入“黑名单”的物品,只有断舍离了,才发现这些东西都是“消费陷阱”。

一、功能单一的“小家电”

随着科技的进步,现在的小家电种类是越来越多,仿佛每一个都有存在的理由,并且也真的能解决生活中的某个“小痛点”。

然而,那些看起来新奇又实用的小家电,真正买回家后,往往只用过一两次,就闲置在一边了。

比如当初为了实现“酸奶自由”而购置的“酸奶机”,买回来才发现不仅原料准备麻烦,等待时间长,清洗也费劲,新鲜感一过,就安静地躺在角落里吃灰了。

再比如“早餐机、豆浆机、煮蛋器”,看似很有必要,实则个个都不省心。早餐机空间小、清洁难;豆浆机用一次得洗好久;煮蛋器更是可以被其它电器轻松取代。

久而久之,就会发现这些功能单一的小家电,其实都是商家的消费陷阱。并且很多时候,它们的功能都可以被现有的锅具、微波炉取代,根本就不需要单独购置。

二、永远不够穿的“衣服”

相信不少家庭在断舍离时,都能清理出一大堆衣服,并且在这种情况下,还总会认为自己没有衣服穿。

说到底,还是因为冲动消费买了太多“不需要”的衣服。

1、节日限定款

为了节日氛围购买的“节日限定款”服装,虽然很有仪式感,可等到节日过去,这类衣服就基本上穿不出去了,并且来年等到新款上市,这些服装同样会过时。

2、网红流行款

一些网红流行款衣服,穿在别人身上确实很吸睛,也容易激发购买欲。可它不一定适合自己,尤其是在脱离滤镜之后,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,并且这类衣服更新速度也极快,可能没多久就被取代了。

3、太过廉价的

大多数人都容易被低价诱惑,想着便宜的衣服,就算不适合自己也可以将就穿穿。可穿过几次就会因面料粗、做工差、变形、褪色等原因,永远占据着衣柜的空间,并且还浪费了钱。

三、过度使用“收纳工具”

一个干净利落的家,固然需要合理的收纳。可过度使用“收纳工具”的后果,往往会适得其反,导致家里越收越乱。

就拿很多家庭喜欢用的收纳盒来说,看似让物品做到了井井有条,实际却很容易造成“视觉拥挤”和空间浪费。同时,还会消耗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且存在拿取不便的问题。

不仅如此,大量使用收纳盒的结果,往往闲置下一堆收纳盒。可能是买多了,也可能是尺寸与空间不符。

所以,真正的收纳并不是工具越多越好,而是培养自己的生活习惯,用完即归,让每件物品都有归处,家自然就利索了。

四、囤不够的“生活用品”

不少人在生活中都有囤货的习惯,比如纸巾、牙膏、洗发水、洗衣液等一些生活用品,总觉得多囤一些“有备无患”。

然而,囤货的前提是你有足够多的收纳空间。否则,那些堆积的物品很容易占据宝贵的空间,导致家里越来越乱。

除此之外,那些看似很便宜的生活用品,一旦没有及时消耗掉,还会面临过期浪费的情况。

所以,理智采购,按需购买,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。既能避免囤货带来的空间压力,又能节省开支。

五、不划算的“会员卡”

商家为了促销而推出的储蓄式“会员卡”,可以说是最大的隐形“消费陷阱”了,并且很多人还不自知。

表面上看,享受了更低的折扣或者积分优惠。实际上,却在无形中刺激了你的消费欲望,买下一些你并不需要的物品。

比如美容店的会员卡,本来只想做一次护理,却为了把卡里的钱用完而频繁预约,导致自己花了更多的钱。

不过最可气的,还是那些偷偷跑路的商家,以至于手里的储值会员卡彻底作废,从而造成极大损失。

所以,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小利迷惑,即便要办卡,也优先考虑购买次卡,最大化降低风险。

六、换不完的“电子产品”

手机、平板、相机、耳机等电子产品,一年一换固然有了更好的体验,但动辄就大几千上万块的成本,也着实增加了生活支出。

此外,淘汰下来的电子产品及附属品,除了会永远闲置下去之外,还会占据了不少空间。

比如手机壳、数据线、充电器等配件;扔吧,有些舍不得,留着吧,确实又没什么用,只会给生活造成负担。

所以,别再跟风购买电子产品了,更不要被情绪绑架,按需选择,理性消费,才能让生活更有质量。

其实,断舍离的核心不仅仅是整理收纳,更是为了让每一笔消费,每一件物品都真正物有所值。只有这样,才不会掉入“消费陷阱”,生活才会更加轻松有品质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家居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outhzqw.com/32343.html

家居网作者

家居网-让您的家居更安心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返回顶部